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鹰展翅高飞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力量的向往。
开头两句说,以前读过杜甫(少陵)的诗句,今天亲眼看到司马提举画的鹰。这里用杜甫的诗来衬托画鹰的逼真和气势。
中间四句生动地刻画了鹰的形象:风云变幻中,鹰在天地间自由翱翔;它斜眼瞥见树枝上的小鸟,转身准备用利爪捕捉猎物。这些描写展现了鹰的凶猛、敏捷和王者风范。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怎样才能像鹰一样,饮着秋风(西颢),乘着羽毛直上云霄呢?这里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心境。
整首诗语言简练,画面感强。诗人通过赞美画中鹰的英姿,抒发了自己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鹰在这里不仅是画作的主角,更象征着一种不受约束、勇往直前的精神。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