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山南先生遣兴 其二

蒲团兀坐久忘机,何暇重寻是与非。
老雁长云天渺渺,晚花寒蝶思依依。
起看丹灶春无恙,欲试青鞋雪未晞。
鹏鴳逍遥端可耳,玉堂何必愧柴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写诗人坐在蒲团上打坐,已经忘记了世俗的算计,根本无暇去计较是非对错。这里展现了一种超脱的心态。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自然景物来烘托心境:老雁在广阔天空飞翔,晚秋的花朵上停着怕冷的蝴蝶,这些景象都带着淡淡的思绪。诗人起身查看炼丹炉,春天依然如故;想穿上草鞋出门,却发现积雪还未消融。这些细节描写充满了生活气息,也暗示着诗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无论是像大鹏那样高飞,还是像小鸟一样低飞,都是逍遥自在的。在华丽殿堂做官,和在简陋柴门过隐居生活,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这表达了诗人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人生哲学。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和生动的自然景物,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读来让人感受到宁静致远的意境。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