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明道》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帝王治国之道的核心智慧。
诗歌前两句"惟帝之道,与时语默"是说:真正高明的治国之道,在于懂得根据时势变化来调整策略——该发声时就明确表态,该沉默时就保持静观。就像我们现代人处理事情要"看场合说话"一样,领导者更要懂得审时度势。
后两句"静则坤阖,动则乾辟"用了《易经》的意象:坤代表大地般沉稳包容的力量,乾象征天空般刚健进取的能量。意思是治国既要有大地般的包容静守(像母亲怀抱般安稳),也要有天空般的主动开拓(像父亲引领般有为)。这两种力量要灵活切换,就像阴阳平衡一样自然。
全诗精髓在于:真正的领导智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像呼吸一样有收有放,该稳时稳如泰山,该进时势如破竹。这种动态平衡的治国哲学,对现代人处理工作生活也有启发——该低调时沉得住气,该出手时果断行动。
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