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住一日警报未息城守犹严
雷塘半暝月初出,迎銮荒址未全失。百万釜鱼幸脱钩,朝来顾影犹戢戢。
用物太尽神所窥,此方诲盗岂一日。趁兹收拾已云晚,牢键重城如勿及。
急管繁丝咽不调,稚草嫣花叹在室。向来秾羡何可常,天意移人在萧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城经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同时暗含对统治者过度消耗民力的讽刺。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1. 战乱后的城市惨状(前四句)
用"雷塘月色"和"迎銮遗址"开篇,就像用黄昏的老照片做背景。说百姓像锅里逃生的鱼,虽然侥幸活命,但惊魂未定,连影子都缩成一团。这里用"釜鱼"比喻百姓的脆弱,非常形象。
2. 对统治者的批评(中间四句)
直接指出问题根源:官府长期横征暴敛("用物太尽"),就像总把东西用光,自然会招来灾祸。现在才想起关城门防守("牢键重城"),已经太晚了。这几句像在说:早干嘛去了?
3. 今昔对比的感慨(后四句)
用音乐走调("急管咽不调")比喻社会秩序混乱,温室里的花草("稚草嫣花")象征经不起风雨的繁华。最后点明主旨:过去的奢靡都是暂时的,老天爷就是要用萧条来教训人。
全诗最精彩的是用日常事物作比喻:逃命的鱼、走调的音乐、温室花朵,这些接地气的比喻让深刻道理变得好懂。诗人像位忧心忡忡的老者,指着残垣断壁说:"看吧,这就是挥霍无度的下场。"既有对百姓的同情,又带着"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