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周大克九
萧条秋色阑,淅沥秋风寒。
壮士慷以慨,独坐空长叹。
有尘向谁掷,有琴向谁弹。
出门逢周郎,立谈倾肺肝。
沽酒与之饮,因歌行路难。
饱鴳笑饥鵩,荣艾嘲枯兰。
嗟我不得志,人谁青眼看。
长躯付貂裘,壮发老鹖冠。
君也风云质,胡为亦泥蟠。
去去复去去,舌在好加餐。
壮士慷以慨,独坐空长叹。
有尘向谁掷,有琴向谁弹。
出门逢周郎,立谈倾肺肝。
沽酒与之饮,因歌行路难。
饱鴳笑饥鵩,荣艾嘲枯兰。
嗟我不得志,人谁青眼看。
长躯付貂裘,壮发老鹖冠。
君也风云质,胡为亦泥蟠。
去去复去去,舌在好加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志难酬的孤独英雄形象,以及他与知己周大克相遇时的情感共鸣。
开篇用"秋色萧条""秋风寒冷"的景色,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寂寥。这位壮士虽然胸怀慷慨豪情,却只能独自坐着叹气——他想施展抱负("有尘向谁掷"指无处施展才能),想倾诉心声("有琴向谁弹"指无人理解),却找不到知音。
直到遇见周大克这个知己,两人立刻推心置腹("倾肺肝")。他们买酒共饮,借酒抒发人生艰难的感慨。诗中用"吃饱的麻雀嘲笑饥饿的大鹏""茂盛的野草嘲笑枯萎的兰花"这两个比喻,讽刺了小人得志、贤才落魄的社会现实。
主人公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没人赏识("人谁青眼看")。虽然身材高大却只能穿着普通皮袄,虽然正当壮年却已显老态("壮发老鹖冠")。他困惑地问周大克:你这样的英才("风云质")为何也像龙困浅滩一样不得志?
最后以"保重身体"的劝慰作结,表面是劝朋友,实则包含了对现实无奈的妥协。全诗通过两个失意英雄的相遇,表达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普遍现象,既有慷慨悲歌的豪情,又有对现实的深刻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