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南池

鸣雨夜不止,春波漫绿塘。
细浪摇孤屿,广岸映回墙。
乍宜添水槛,还能受野航。
蒲荷纷擢秀,槐柳俨成行。
虚疑泛瀛岛,深拟对濠梁。
临流兴不极,日暮歌沧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池塘生机盎然的画面,充满自然野趣和人生感悟。

前四句用动态的笔触勾勒雨后的池塘:夜雨不停地下,春水涨满了碧绿的池塘。细小的波浪轻摇着水中的小岛,宽阔的岸边倒映着曲折的围墙。这里通过"鸣雨""漫绿""细浪""广岸"等意象,营造出清新湿润的氛围。

中间六句写池塘的景致和功能:新涨的春水刚好可以增设临水的栏杆,水位上涨也能容纳更多小船。香蒲和荷花竞相生长,槐树和柳树整齐排列。这些描写展现了池塘的实用价值和自然之美,特别是"蒲荷纷擢秀"一句,生动表现了植物蓬勃生长的姿态。

最后四句转入抒情:看着这景色,仿佛置身仙境般的瀛洲岛,又像面对庄子与惠子辩论的濠梁。面对流水诗兴不减,直到日暮时分还在吟咏着"沧浪之水"的歌谣。这里用"瀛岛""濠梁"两个典故,表达了超脱尘世、感悟人生的心境,结尾的"沧浪"歌谣更点明了寄情山水、保持高洁的志趣。

全诗从写景到抒情,由实入虚,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动静结合的画面、清新自然的语言,都让人感受到雨后池塘的鲜活生命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