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州程彦彪签判赋桃花菊读之良有佳致嗣韵敬呈觉其东涂西抹也
群芳发天机,妍媸太纷竞。秋菊繁有徒,色以黄为正。
渊明具卓识,主一无多柄。日锄三径荒,取友霜松劲。
后人悦纷华,逐物情其性。不见黄居中,方隅靡从令。
绿衣尊间色,心忧切吟咏。陶菊抱幽姿,汉广绝游泳。
红紫杂赋形,变化理难竟。妖娆妒端庄,超乘誇捷径。
黄花秋露中,心与晚色净。品类富脂铅,盛服妆亦靓。
佛头诧奇装,桃花卑异姓。殿荷呼是兄,先梅可称孟。
就中甘作君,今古有同敬。伊其标上药,隐居重题评。
汲泉撷芬英,神功治未病。味真乏佳色,苦坐芳筵屏。
轻身引华年,蓍龟堪鉴镜。独立傲秋霜,高风谁景行。
嘉哉夷齐贤,不仕西周盛。解约紫茱君,梗桧延福庆。
登高睨八荒,期活苍生命。君家瓮头春,胚腪归酒圣。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菊花为主题,通过对比不同花卉的特点,赞美了菊花高洁的品格。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开篇对比:诗人说春天百花争艳("群芳发天机"),但秋天只有菊花坚守本色("色以黄为正")。用陶渊明爱菊的典故,说明真正的高人("渊明具卓识")只钟情于简单纯粹的菊花,就像他归隐田园后只与松竹为伴。
2. 批判跟风:讽刺后人追求浮华("后人悦纷华"),像盲目追捧绿牡丹这类变异品种("绿衣尊间色"),反而忘记了菊花本真的美。用拟人手法说菊花像端庄的君子,而其他杂色花就像爱走捷径的轻浮之人("妖娆妒端庄,超乘誇捷径")。
3. 赞美菊花:描写菊花在秋露中保持纯净("心与晚色净"),虽然不像其他花那样浓妆艳抹("品类富脂铅"),但自有清雅气质。把菊花比作花中隐士("伊其标上药"),说它的药用价值如同隐士的高尚品德。
4. 深化主题:最后将菊花比作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嘉哉夷齐贤"),赞美它宁折不弯的气节。结尾说酿菊花酒("君家瓮头春")能让人感悟人生真谛,暗示菊花的精神能滋养心灵。
全诗通过菊花与百花的对比,歌颂了坚守本真、不随波逐流的高贵品格。诗人用通俗的比喻——比如把杂色花比作"东涂西抹"的艳妆者,把菊花比作清雅的隐士——让读者很容易理解菊花象征的君子品格。最妙的是最后用菊花酿酒作结,把抽象的精神境界转化为可饮可品的实在之物,让人在生活细节中体会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