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 其三

先日二毛生,秋来无复惊。
南风随楚俗,北斗望都城。
坞栗霜开罅,池莲雨折茎。
停樽问天意,何适付枯荣。

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秋兴 其三》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作者在秋天来临之际的心境和周遭景象。接下来,我将逐句分析这首诗:

“先日二毛生”:这里指的是年龄的增长。在古代中国文献中,“二毛”常用来形容人渐老的鬓发变白的情况。这句诗可以理解为,诗人感慨时光流逝,自己逐渐老去。

“秋来无复惊”:秋天常常让人联想到落叶、凋零等景象,引发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但诗人在这句中表示,他已经接受了年龄增长和季节更迭的事实,不再为之感到惊讶或伤感。这是一种坦然接受生命变化的态度。

“南风随楚俗”:这里的“南风”指的是从南方吹来的风,而“楚俗”则指的是楚地的风俗。诗人可能身处异乡,感受到当地的习俗和风俗,并用“南风随楚俗”表达他对异乡文化的接纳和适应。

“北斗望都城”:北斗是星宿中的北斗七星,而“都城”则是指的都城位置。诗人通过仰望北斗七星来寻找方向,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思念之情。这句诗透露出诗人身处异乡,仍然心系故土的情感。

“坞栗霜开罅”:这句描述了栗子的情景。“坞栗”可能是栗子的一个品种,“霜开罅”则是形容栗子外壳被秋霜裂开。这里的景物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特点,栗子的成熟与开裂象征着秋天的丰收和季节的变化。

“池莲雨折茎”:这句描述了池塘中的莲花在雨中折断了茎。莲花是秋天的象征之一,而雨折断了莲茎则表达了季节更迭带来的变化和生命的脆弱。

“停樽问天意”:这里的“停樽”指的是放下酒杯,停止饮酒。“问天意”则是向天询问未来的吉凶祸福。诗人通过停止饮酒来反思和思考自己的命运和未来。

“何适付枯荣”: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无奈和接受。他想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如何,但又知道很多事情是无法预料的,只能接受生活中的兴衰枯荣。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来临之际的心境变化和对生命的思考。他逐渐接受年龄增长和季节更迭的事实,适应了异乡的文化,思念故土,同时也面临着命运的无奈和接受生活中的变化。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生命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