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问听翁何义者书以答之 其一

炎凉时态眼难明,况复容将口舌争。
万事不须生计较,一心惟合养和平。
洗桐书屋秋鸣鹤,搓柳毬场晓啭莺。
更有翟公门外客,任他来去不关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面对世态炎凉时选择的一种超脱态度,核心思想是"不较真、养平和"。

前两句说人情冷暖变化太快,眼睛都看不清,更不值得用嘴巴去争论。这里用"炎凉时态"比喻人际关系忽冷忽热的特点,就像天气变化无常。作者认为与其费心分辨这些,不如保持沉默。

中间四句是具体的生活态度:遇到任何事都不去斤斤计较,专心培养平和心态。接着用两个生动的画面展示理想生活:秋天在洗桐书屋听鹤鸣,清晨在柳树环绕的球场听莺啼。这两个场景充满自然趣味,暗示远离喧嚣的闲适生活。

最后两句用"翟公门外客"的典故(汉代翟公做官时宾客盈门,罢官后门可罗雀),说就算有人像那些势利宾客一样忽冷忽热,自己也完全不在意。这个比喻强化了"不关情"的洒脱态度。

全诗用对比手法,把世俗的势利眼和自然的鹤鸣莺啼对照,把计较得失和养心平和对照,最终传递出"看淡人际冷暖,专注内心安宁"的生活智慧。语言清新自然,就像在和朋友聊天说心里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