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隐者

生无轩冕志,老不释渔竿。
对食惭周粟,纫衣尚楚兰。
江城犹雨雪,花柳政春寒。
穷达皆由命,初非行路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用简单自然的语言传递出深刻的思想。

诗中的隐者年轻时就不追求高官厚禄("生无轩冕志"),到老也舍不得放下钓鱼竿,说明他一生都热爱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吃着简单的饭菜却觉得愧对周朝的粮食(可能暗指自己没能为国家效力),穿着缝补的衣服却依然佩戴楚地的兰花(象征高洁品格),这种对比突出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中间两句写景:江城还在下雪,春花杨柳却已感受到春寒。这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隐喻人生境遇——即便在艰难环境中,依然能感知到希望的萌动。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人生困顿或显达都是命运安排,并非路途本身有多艰难。这并非消极认命,而是表达一种豁达——既然命运无法掌控,不如坦然接受,专注过好自己的生活。全诗通过隐者的日常,传递出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生活智慧,对现代人如何面对生活压力仍有启发意义。

善住

元僧。字无住,号云屋。尝居吴郡报恩寺。往来吴淞江上,与仇远、白挺、虞集、宋无诸人相倡和。工诗。为元代诗僧之冠。有《谷响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