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雨泛 其三

蓄水原来为(去声)农务,灌畦湖浅也何妨。
烟丝中有予心乐,到处鳞塍遍插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昆明雨季农忙时节的田园画卷,语言朴实却充满生活智慧。

前两句讲的是农人的实用主义:蓄水池本是为农业准备的,哪怕湖水变浅了也没关系(因为雨水已经够用)。这里透露出农民对自然资源的灵活利用——不苛求完美,够用就好。

后两句突然转向诗意的画面:细密的雨丝中,诗人感受到内心的快乐,因为放眼望去,整片水田像鱼鳞般整齐排列,到处是弯腰插秧的农人。"鳞塍"这个比喻特别生动,把梯田比作鱼鳞,既写出田地的整齐层次感,又暗含雨水滋润的润泽感。

全诗妙在把实用的农事(蓄水、插秧)和诗意的雨景(烟丝、鳞塍)自然融合,让我们看到:真正的田园之乐不在远方,就在农人弯腰劳作的汗水中,在雨水滋润大地的日常里。诗人站在田埂上,看到的不仅是农忙景象,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画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