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尤延之山水两轴二首 其二

水漱琼沙冰已凘,野凫半起半犹迟。
千竿脩竹一江碧,只欠梅花三两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江边的山水画卷,用简单生动的语言传递出清冷中暗藏生机的意境。

前两句写动态的江景:融化的冰水冲刷着洁白的沙石("水漱琼沙"),野鸭子有的已经起飞,有的还迟疑地浮在水面("野凫半起半犹迟")。这两个画面一静一动,既表现了冬去春来的过渡感,又让整个场景活了起来。

后两句转向静态景物:江边挺立着无数翠竹("千竿脩竹"),把整条江水都映成了碧绿色。诗人突然笔锋一转,说这幅画"只欠梅花三两枝"——看似遗憾,实则是点睛之笔。梅花作为寒冬中最早开放的花,它的缺席暗示着时节尚早,而诗人对梅花的期待,又透露出对春天即将到来的隐隐期待。

全诗妙在"不完美":野鸭没全飞起来,梅花还没开放,但这种留白反而让画面更有想象空间。诗人用观察者的视角,把冬日里万物将醒未醒的微妙状态捕捉得恰到好处,让人读着读着,仿佛能感受到江边带着寒意的风,看到竹影在碧水中摇曳,甚至能闻到那尚未绽放的梅花幽香。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