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闲居

畏景何堪出,风前卧簟斜。
树阴连别径,草色入邻家。
旧业闲来废,禅心病后赊。
今年饥似朔,不拟上公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闲居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泊。

开头两句写夏日炎热难耐,诗人躺在竹席上乘凉。"畏景"指害怕炎热的阳光,"簟"是竹席。简单几笔就勾勒出夏日避暑的闲适画面。

中间四句描写居住环境:树荫延伸到小路,青草蔓延到邻家。这里用"连"和"入"两个动词,让静态的景物有了动感,展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夏日图景。"旧业"指以前的功名事业,"禅心"是修行的心境,诗人说这些都已经放下,暗示他已看淡名利。

最后两句用对比手法:今年收成不好像荒年一样("朔"指北方,这里比喻荒年),但诗人却说不打算去求取功名("上公车"指赴京应试)。这种反差突出了诗人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全诗语言平实,通过夏日闲居的日常场景,表达了追求心灵自由、超脱世俗的隐逸情怀。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炎热夏日中找到内心清凉的境界,以及不为生活困境所困的洒脱态度。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