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庙

古者吾夫子,曾称三让名。
后来秦失鹿,刘项死相争。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场景。

前两句讲的是孔子称赞泰伯"三让天下"的故事。泰伯是周朝先祖,他三次主动让出王位,体现了谦让的美德。这里用"古者"开头,一下子把读者带到崇尚礼让的古代。

后两句突然跳到秦朝灭亡后的乱世。秦朝丢了政权("失鹿"象征失去天下),刘邦项羽为了争天下打得你死我活。这两句用"死相争"三个字,生动描绘了血腥的权力争夺。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把泰伯主动让位,和刘邦项羽拼命抢位这两个画面并置,不用任何评论,就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古人推崇的谦让美德,在后世已经荡然无存。通过这种强烈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道德沦丧的感慨。

诗的语言非常朴素,就像在讲故事,但选取的两个历史片段特别有代表性,能让读者一眼就看出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这种用具体事例来说理的写法,比直接说教更有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