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追求心灵安宁与修道生活的理想画面。
开篇用"桃源"比喻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主人公带着书卷突然离开喧嚣,寻找内心的平静。"竹所山房"和"梅花纸帐"勾勒出清幽雅致的居所,竹与梅都是高洁品格的象征。
中间四句展现隐士的日常:在明月下吟咏白鹤词(修道诗歌),晚风中研读黄庭经(道教经典)。"白鹤"象征长生,"黄庭经"代表道家修炼,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超脱世俗的修道氛围。
结尾展望未来:期待修炼圆满后,能像得道仙人一样驾着莲叶船遨游天地。这里的"九转功成"指道家炼丹修行的最高境界,"莲叶船"则暗喻超脱凡尘的仙家法器。
全诗通过隐居环境、日常修行和未来憧憬三个层次,表达了作者对清净无为、修身养性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象选择富有道教色彩,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返璞归真的生活美感。
杨公远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