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从少年时期就痴迷于寻仙问道的生活状态,充满浪漫的幻想色彩。
开头"十五游神仙"直接点明主人公从十五岁就开始追求神仙之道,"未曾歇"强调这种追求从未停止。接着用两个生动的画面展现修仙生活:在松风中吹笙(一种乐器),在海月下弹瑟,营造出空灵飘逸的意境。
"西山玉童子"可能是主人公遇到的仙人形象,"鍊金骨"指修炼成仙的过程,暗示主人公在仙人指引下进行修炼。最后两句"欲逐黄鹤飞,相呼向蓬阙"最为精彩,黄鹤是道教中常见的仙禽,蓬阙指蓬莱仙山,表达了主人公渴望追随仙鹤、与同伴一起飞向仙境的强烈愿望。
全诗通过吹笙、观月、遇仙、逐鹤等意象,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主人公对神仙世界的向往。诗人用简单明快的语言,把修仙这个看似玄虚的主题写得生动有趣,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种脱离尘世、逍遥自在的意境。这种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其实也反映了人们对现实束缚的超越渴望。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