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关于酒的诗。首先,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樽酒称台馈,牢辞以例陈。”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收到酒的情况。樽酒指的是酒,台馈可能指的是宴席或者赠品。诗人虽然收到了酒,但他坚决推辞,理由是惯例不允许接受这样的礼物。这里可以看出诗人是一个清廉正直的人,不愿因为酒而违背原则。
“独醒心已醉,不饮意如春。”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尽管诗人保持着清醒,但他的心已经被酒的美好所吸引,产生了醉意。尽管他没有喝酒,但他的心情如春天般明媚。这里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对酒的诱惑和对原则的坚守之间的冲突。
“凝望嗟陶令,誇醒笑伯伦。”
陶令指的是陶渊明,古代著名的诗人和饮酒者。伯伦指的是刘伶,也是古代的饮酒名人。诗人凝望远方,感叹陶渊明的饮酒生活,同时嘲笑刘伶的醉态。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饮酒名人的看法,他欣赏陶渊明的饮酒诗意,但对刘伶的醉态持嘲笑态度。这可能暗示诗人希望自己能像陶渊明一样享受酒的美好,但不愿像刘伶那样失去自我。
“兼金有前训,寄谢白衣人。”
兼金指的是价值昂贵的酒,前训指的是古代关于饮酒的教诲或故事。白衣人可能指的是送酒的人。诗人表达了他知道有宝贵的酒和关于饮酒的教诲,但他还是要向送酒的人表示感谢并婉拒。这里再次强调了诗人的清廉和原则。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面对酒的诱惑时的内心挣扎和坚守原则的决心。诗人欣赏酒的美好,但更重视自己的原则和清廉。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矛盾、挣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