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寿诗(为徐克家两尊人也)

高天敷崇文,厚载扬丕熙。
肤华孰为材,淑德不可仪。
君子启寿域,达人为邦基。
流徽及中闺,寿母与令妻。
我欲溯自始,因之风来兹。
南州本名胄,北海垂华绥。
前乔郁根株,历植蕃溉滋。
加以两无惭,克大卿长轨。
毗厥四有德,毕润钟郝姿。
偶当元会开,周此星辰驰。
两纪竞纬络,二离争融辉。
何用绂麟角,孔庭饶青丝。
何用组凤毛,谢氏多彩𦑡。
东公授文章,西母贻瑶琪。
南箕输酒肴,北斗吹埙篪。
三君罗门庑,八龙侍阶墀。
平生称俊及,登堂拜贤懿。
亦有顾厨彦,酱酳工走趋。
我来扶玉杖,玉杖修难持。
更为捧珠髲,珠髲烦宝玑。
但进难老觞,诵此无疆诗。

现代解析

这首《双寿诗》是写给徐克家父母的祝寿诗,用华美的语言赞颂这对夫妻的德行与福气。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开篇赞美品德
诗人用"高天""厚载"比喻徐家父母像天地一样崇高厚重,强调他们的美德("淑德")是旁人难以企及的。说他们是"君子""达人",为家族和国家打下良好基础。

2. 家族传承
用"南州名胄""北海华绥"等典故,说明徐家是名门望族。把家族比作茂盛的大树("前乔郁根株"),经过代代培育("历植蕃溉滋")越发兴旺。特别称赞夫妻二人德行无亏("两无惭"),继承了优秀传统。

3. 祝寿场景
描写寿宴的华丽场面:用"元会""星辰"比喻寿宴如盛大聚会;用"麟角""凤毛"等祥瑞之物,说不需要这些俗套的吉祥物,因为徐家本身就有文人风雅("孔庭青丝"指书香,"谢氏彩𦑡"指文采)。

4. 子女孝顺
说子女们像古代"八龙"(东汉荀淑八子)一样有出息,宾客都是才俊之士("顾厨彦"指东汉名士)。诗人自谦地说自己拄着玉杖来祝寿都显得不够庄重,只能献上祝福的酒和诗。

核心魅力
- 把普通祝寿写成了一幅"德福双全"的人生画卷,既有对美德的推崇,也有对天伦之乐的温馨描写。
- 善用比喻:用大树喻家族传承,用星月喻宴会光辉,让抽象的美德变得形象可感。
- 最后落脚在"但进难老觞,诵此无疆诗",回归祝寿本质——用美酒和诗歌祝愿长寿,简单真挚。

现代启示
这首诗告诉我们:真正的福气来自德行传承与家庭和睦。就像徐家父母,他们的"寿"不仅是年龄,更是精神财富的积累。这种对"德寿"的赞美,在今天依然有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