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西道中

斫得松枝自煮茶,贵西风物最堪嗟。
林稀偶听一声鸟,地暖犹开十月花。
缘路毡衣苗子俗,半山茅店候人家。
蛮烟瘴雨荒凉甚,径仄崖倾日又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贵州西部山区的旅途见闻,充满了荒凉又奇特的边地风情。

开篇用"砍松枝煮茶"的细节,立刻把读者带入一个自给自足的野外场景。第二句点明这是贵州西部的独特风光,一个让人感叹的地方。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生动刻画当地特色:树林稀疏却突然传来鸟鸣,十月深秋仍有野花开放;路上遇见穿羊毛毡衣的苗族人,半山腰的简陋客栈等着接待过客。这些画面既展现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又暗示旅途的艰辛。

最后两句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蛮荒之地的烟雨更添凄凉,狭窄的山路、倾斜的崖壁,加上西沉的落日,共同构成一幅令人心惊的边陲晚景图。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荒凉甚"三个字,让读者感受到他面对险峻自然环境时的孤寂与敬畏。

全诗就像一组移动的镜头,从煮茶特写到山路全景,将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奇观与生活场景娓娓道来,在平淡叙述中流露出对边地风物既惊叹又怅惘的复杂感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