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何知澹新筑

主人既不俗,能使林园清。未雨小池浅,将昏初月明。

结庐七八尺,啼鸟两三声。种得忘忧草,如今花又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新雅致的小园林,展现了主人淡泊高雅的生活情趣。

开篇两句直接点明主人是个不俗之人,能把普通的林园打理得清雅脱俗。这里用"清"字特别妙,既指环境整洁,也暗含主人心境的澄澈。

中间四句用白描手法勾勒园中景致:还没下雨时的小池水很浅,黄昏时分新月刚刚升起。简朴的茅屋只有七八尺高,却能听到两三声鸟啼。这些细节看似平常,却透露出闲适自在的生活气息。特别是"将昏初月明"的描写,把黄昏时月光初现的朦胧美感捕捉得很到位。

最后两句最有深意:主人种下的忘忧草又开花了。"忘忧草"这个意象很巧妙,既是真的花草,也象征着能让人忘却烦恼的闲适生活。一个"又"字,暗示这样的美好年复一年持续着,给人平静安详的感觉。

全诗语言平实如话,就像在和朋友聊天一样自然。没有华丽辞藻,却通过几个精选的生活片段,传递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隐逸之乐。读来让人仿佛置身那个清幽的小园,感受到简单生活中的诗意。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