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回归田园的理想生活图景,表达了对官场纷扰的厌倦和对朴素自然的向往。
前两句用"新雨足""水奫沦"等清新自然的意象,勾勒出雨后农田生机勃勃的画面。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一边是官场(市朝轩绂)的烦心事,一边是与动物为伴(鹿豕)、打渔砍柴的简单快乐,突出了两种生活的鲜明反差。"三亩地""一犁春"这样具体的农家意象,传递出对躬耕生活的真切渴望。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直言官场险恶(世路风波险),而低头务农(挽首)反而能让内心踏实。这里的"野人"不是贬义,而是指保持本真的普通人。
全诗语言朴实如话,就像在和老朋友聊天。诗人没有用华丽辞藻,而是通过种地、下雨、耕牛这些日常事物,让读者感受到田园生活的踏实美好。这种返璞归真的表达方式,恰恰契合了诗歌"回归自然"的主题,读来令人会心一笑。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