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通天岩同林二山宪副作
石林展奇眺,飞幰遵崇阿。
翠壁中洞开,云日相荡摩。
桂户頫琼阙,花宫敞银河。
四顾绝埃壒,颢气流灵和。
披襟倏萧散,盘礴兴啸歌。
陶陶随所适,野酌依烟萝。
皓月照堤柳,微风扬泽荷。
褰帷自兹去,真赏岂在多。
翠壁中洞开,云日相荡摩。
桂户頫琼阙,花宫敞银河。
四顾绝埃壒,颢气流灵和。
披襟倏萧散,盘礴兴啸歌。
陶陶随所适,野酌依烟萝。
皓月照堤柳,微风扬泽荷。
褰帷自兹去,真赏岂在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在通天岩的游玩经历,充满了自然美景和自由洒脱的情怀。
开篇写一行人来到石林,眼前是奇特的山景,马车沿着高坡前行。山壁间有天然洞穴,云雾与阳光交织,光影变幻。接着描写了华丽的建筑(桂户、琼阙、花宫)仿佛与银河相连,营造出仙境般的氛围。
随后诗人感受到四周一尘不染,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他敞开衣襟,无拘无束地放声高歌,完全沉浸在当下的快乐中。大家随意地席地而坐,在藤蔓草丛间野餐畅饮。
最后写夜幕降临的美景:皎洁的月光照着堤岸杨柳,微风吹拂着池塘荷花。诗人放下车帘准备离开,却感慨道:真正的快乐不在于看多少风景,而在于此刻的尽兴与自在。
全诗展现了三个亮点:
1. 用"云雾阳光共舞"、"建筑连着银河"等生动比喻,把普通山景写得如梦如幻
2. 通过"敞衣襟唱歌"、"草地野餐"等细节,传递出无拘无束的畅快
3. 结尾点明哲理:快乐在于享受当下,不在追求数量,这种感悟至今仍能引起共鸣
诗人用行走的视角带我们游历山水,最后升华出生活智慧,既有画面感又有人生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