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杨仲愈联

司空罪言,左徒惜诵,千万卷纵横青史,可歌可泣,最怜他抑塞奇才,溯京华鹪鹩,匹马归来,草草宦游人,魂依北斗,泪渍南云,命也何如,出处伤心忠孝尽;
平原肝胆,淮海风流,五十年批抹红尘,成佛成仙,只还个英雄本色。
叹社里浮沉,黄金散却,茫茫身后事,花落春江,苔荒秋井,时乎不再,别离弹指死生分。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哀悼友人杨仲愈的深情之作,用现代语言解读,可以分两部分理解:

上联聚焦逝者的才华与坎坷:
1. 开篇用"司空""左徒"两位历史名人比喻逝者,说他像杜甫一样忧国忧民,像屈原一样怀才不遇。
2. "千万卷青史"形容他学识渊博,人生经历丰富如史诗,但"抑塞奇才"道出他始终不得志的遗憾。
3. 通过"匹马归来""魂依北斗"等画面,展现他漂泊宦海、最终客死他乡的凄凉,最后发出"忠孝难两全"的悲叹。

下联转向逝者的品格与身后事:
1. 用"平原君""淮海文人"作比,赞美他既有侠义肝胆,又有名士风流,在红尘中活出了真性情。
2. "五十年批抹红尘"说他在俗世摸爬滚打半生,最终"还个英雄本色",保持初心。
3. 结尾用"花落春江""苔荒秋井"的意象,暗示生命凋零、故居荒芜,充满物是人非的伤感,最后"死生永隔"的感慨催人泪下。

全联魅力在于:
- 善用历史典故类比,让读者通过熟悉人物理解逝者形象
- 画面感强烈(如匹马独行、苔藓枯井),把抽象情感具象化
- 先扬后抑的结构,先赞美才华再惋惜遭遇,形成情感冲击
- "命也何如""时乎不再"等感叹句直击人心,引发共鸣

这不仅是悼念之作,更是一曲关于怀才不遇、生命无常的千古悲歌,现代人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种对命运无奈的深刻共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