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从内心焦躁到逐渐平静的过程,展现了香气带来的精神净化作用。
前两句"险心游万仞,躁欲生五兵"用夸张手法描写内心的不安:心绪像在万丈高空游走般危险不安,烦躁的情绪几乎要化作兵器伤人。这里的"五兵"代指各种武器,形象地表现了内心的激烈冲突。
后两句"隐几香一炷,灵台湛空明"则展现了转折:当诗人在桌边点燃一炷香,心灵就像被洗涤过一样变得清澈明朗。"灵台"指心灵,"湛空明"形容内心如晴朗的天空般通透。通过香气的媒介,诗人完成了从躁动到宁静的转变。
全诗短短二十字,却生动展现了古代文人通过品香来调节情绪、修身养性的生活智慧。诗人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将抽象的心理变化转化为具象的画面,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香气带来的心灵疗愈效果。这种以物喻情的手法,既体现了宋代文人生活的雅致,也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内心平和的精神追求。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