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游鹤林韵
何人结屋山之阻,剩水残山半间与。
竹院东风僧未归,落日楼台自铃语。
刘家事业今沉沦,空馀黄鹄青嶙峋。
孙家气概果何在,当时未必分伪真。
可怜处士若冯道,安得骂贼如张巡。
百年往事空白日,万山花落如红尘。
不如扫地倾二斗,径造何必问主人。
东廊西廊云不扫,白鹤归来立华表。
沈郎敲棋山鸟惊,陈郎落笔龙蛇绕。
葛公饮酒不论钱,何必三茅求悟道。
乌髯白面郭将军,痛哭长歌写怀抱。
了公绝若耳不闻,何处深山拾瑶草。
倚歌和者病参军,小窗病起风日好。
荼蘼满庭香雪晴,柳花帘幕捲春晓。
人生乐事当胜游,山堂作者半日留。
古来此事谁不乐,只恐人去山灵愁。
竹院东风僧未归,落日楼台自铃语。
刘家事业今沉沦,空馀黄鹄青嶙峋。
孙家气概果何在,当时未必分伪真。
可怜处士若冯道,安得骂贼如张巡。
百年往事空白日,万山花落如红尘。
不如扫地倾二斗,径造何必问主人。
东廊西廊云不扫,白鹤归来立华表。
沈郎敲棋山鸟惊,陈郎落笔龙蛇绕。
葛公饮酒不论钱,何必三茅求悟道。
乌髯白面郭将军,痛哭长歌写怀抱。
了公绝若耳不闻,何处深山拾瑶草。
倚歌和者病参军,小窗病起风日好。
荼蘼满庭香雪晴,柳花帘幕捲春晓。
人生乐事当胜游,山堂作者半日留。
古来此事谁不乐,只恐人去山灵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历史沧桑感和人生哲理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游历寺庙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洒脱生活的向往。
开篇描写了一座建在山间的破旧寺庙,残阳下的楼台和风中的铃铛营造出孤寂氛围。接着诗人联想到历史上刘家、孙家的兴衰往事,用"黄鹄青嶙峋"这样生动的比喻,暗示曾经的辉煌如今只剩嶙峋山石。
诗中提到冯道、张巡等历史人物,通过对比他们的不同选择,引发读者思考:是像冯道那样明哲保身,还是像张巡那样舍生取义?这种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很有现实意义。
后半部分笔锋一转,描写了与友人饮酒作乐的畅快场景。"葛公饮酒不论钱"等句展现了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最后以满庭花香、春日美景作结,暗示人生短暂,应当珍惜当下美好时光。
全诗最大的魅力在于将历史沉思与眼前景物自然融合,既有"万山花落如红尘"这样富有画面感的描写,又包含"人生乐事当胜游"这样通透的人生感悟。诗人用通俗的比喻和鲜明的意象,让读者既能感受到山水之美,又能体会到其中深刻的人生哲理。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