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保甸塘望盘江对岸诸山半日行尚未到感而有作

半程谁识路途修,百折岩坳尚未休。
只有鸟飞偏径直,往来曾不碍云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赶路时的所见所感,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道出了人生路上的真实体验。

前两句"半程谁识路途修,百折岩坳尚未休"说的是:走到半路才发现这条路原来这么长,在弯弯曲曲的山坳里走了半天还没到头。这里用"百折岩坳"形容山路曲折难行,就像人生路上总会遇到各种曲折和阻碍。

后两句"只有鸟飞偏径直,往来曾不碍云头"则用飞鸟作对比:只有鸟儿能直线飞行,在云间自由来去不受阻碍。这里用鸟儿的自由反衬出行路人的艰辛,也暗示人世间很多事情都不像鸟儿飞翔那么简单直接。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具体的生活场景(赶山路)来表达人生感悟
2. 通过对比手法(人与鸟)突出主题
3. 语言朴实却意味深长,让读者能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历

它告诉我们:人生路上常有曲折,看似简单的目标往往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达到。这种体验古今相通,很容易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