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川城

时危伤去国,岁晚强登城。
过雁书难问,穷途泪欲倾。
江湖归客梦,梅柳故园情。
倚杖空凝伫,行藏竟不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国家动荡、自身漂泊时的复杂心情,语言平实却情感深沉。

开篇"时危伤去国"直接点明背景:国家危难,诗人被迫离开故土。"岁晚强登城"是寒冬时节勉强登上城楼,一个"强"字透露出他登高时的沉重心情,并非为了赏景,而是排解忧愁。

中间四句用具体意象表达孤独与思乡:大雁飞过却无法指望去信("过雁书难问"),写出乱世中通讯断绝的无奈;"穷途泪欲倾"是走投无路时的崩溃,让读者看到硬撑的坚强背后真实的脆弱。梦里都是归乡的江湖,醒来看见梅柳就想起家园,这些日常景物成为乡愁的载体。

结尾最耐人寻味:拄着拐杖久久站立("倚杖空凝伫"),最终发现无论是积极作为还是退隐江湖("行藏")都难以实现。这种"怎么做都不对"的茫然,比单纯的悲伤更刺痛人心。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一幅用淡墨勾勒的游子望乡图,每个笔画都浸透着那个时代普通人的无力感。

吴可

建康人,字思道。原名默。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尝以诗谒苏轼、刘安世,得二人称勉。为蔡绦所用,又出入梁师成之门。累官至团练使。宣和末避战乱辞官,责授武节大夫致仕。有诗名,兼长于词。主张学诗当以杜甫为体,以苏轼、黄庭坚为用。有《藏海居士集》、《藏海诗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