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用生动的比喻和强烈的对比,歌颂了陈其美(近代革命家)的英雄气概和未竟之志。
上联用"人杰鬼雄"的典故(出自李清照赞项羽的诗),将陈其美比作生时光荣、死后英灵不灭的英雄。"歇浦"指上海,暗指他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上海的功绩;"重瞳"借项羽的特征(传说项羽有两个瞳孔)来比喻陈其美,说他像项羽一样功业显赫却最终遗憾收场。
下联以战场为喻,"前锋后殿"说他既能冲锋陷阵又能稳住后方,展现其全面才能。"萨坡"可能指遇刺地点,用"末路"暗指他壮志未酬的结局。最震撼的是结尾——说他死后仍"两眼望雠仇",就像伍子胥"悬目东门"的传说,强调他死不瞑目、誓要复仇的强烈意志。
全联最打动人心的,是通过生死对比(生前功业/死后遗恨)、动静结合(冲锋陷阵/怒目而视),塑造出一个血肉丰满的革命者形象。特别是"两眼望雠仇"这个细节,让英雄的悲壮与未竟之志跃然纸上,比直接说"永垂不朽"更有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