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夫

妾身未识良人面,良人何事先云亡。
想应胸有五车史,地下召作修文郎。
妾欲从君即殉死,垂白舅姑犹在堂。
小叔呱呱方五月,伶仃襁褓殊可伤。
妾本儒家寒素女,感君一聘守纲常。
妾身不比云间月,三五团团未几缺。
妾身不比天上星,永夜明明旦垂灭。
南山有石虽云坚,锤凿相攻遽残齧。
长江有水固云直,百里之外路回折。
千秋万古无改移,此情此义何休歇。
妾非矫性以干誉,身心自矢无淄涅。
终期叔兮三岁强,妾当一死来君傍。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一个年轻寡妇的口吻,讲述了她失去丈夫后的痛苦与坚守,情感真挚动人。

第一段写她甚至还没见过丈夫的面,丈夫就突然去世了。她猜想丈夫一定很有学问,所以被召到阴间当文官了。这里既表达了突然丧夫的震惊,又用"修文郎"的美称来安慰自己。

第二段写她想殉情,但上有年迈的公婆,下有小叔子才五个月大需要照顾。她虽然出身贫寒,但为了丈夫的名节决定守寡。这里展现了传统女性在家庭责任与个人情感间的挣扎。

第三段用四个比喻表达她坚定的守节决心:
1.不像月亮有圆有缺
2.不像星星天亮就消失
3.不像南山石头会被凿碎
4.不像长江水百转千回
强调她的忠贞会像这些自然事物一样永恒不变。

最后一段表明她不是做样子给别人看,而是真心要守节。等小叔子三岁能自立了,她就去地下找丈夫。这种"延迟殉情"的设定,既体现了责任感,又强化了悲剧色彩。

全诗通过朴实自然的比喻和层层递进的内心独白,塑造了一个重情重义、坚韧顽强的古代女性形象。虽然没有华丽辞藻,但字字血泪,让人感受到封建礼教下女性承受的巨大痛苦与牺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