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这首诗词。
《徐氏太淑人挽词二首 其一》是一首悼念逝者的挽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这首诗:
1. 诗的开篇“三子官期至,同时各致勤。”描述了徐氏太淑人的三个儿子都达到了官位,并且都非常勤勉。这是对徐氏太淑人教育子女的成果的一种赞扬。
2. “争迎阿潘母,独就大冯君。”这里可能在讲述徐氏太淑人的社交状态。人们争着欢迎她,可能是对她的人格魅力和待人接物的赞赏。而“独就大冯君”则可能表示她与大冯君有深厚的交往或特殊的情感。
3. “喜入乌巢舍,惊传鹤吊坟。”这两句则是描绘徐氏太淑人的离世带来的氛围变化。“乌巢舍”可能指的是她的居所,“鹤吊坟”则是古代用以象征死亡的意象。人们欢喜地进入她的居所,却惊闻她离世的消息,这种对比表达了人们对她离世的突然和无法接受的情感。
4. “伤心是廷尉,目断太行云。”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徐氏太淑人离世的深深哀悼和伤感。“廷尉”可能是指某位与徐氏太淑人有深厚关系的人,他的伤心体现了整个社会的悲痛。“目断太行云”则是一种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为哀伤而心碎、失去希望的心情。太行云在这里可能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或者希望,而“目断”则表示诗人因为悲伤过度,看不到任何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徐氏太淑人生平的回顾和她离世后人们反应的描绘,表达了对她的深深怀念和哀悼。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