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汪近人煎茶图
巢林先生爱梅兼爱茶,啜茶日日写梅花。
要将胸中清苦味,吐作纸上冰霜桠。
敲门走送古梅枝,索我煎茶图子诗。
此图乃是西唐山人所作之横幅,窠石苔皴安矮屋。
石边修竹不受厄,合和茶烟上空绿。
石兄竹弟玉川居,山屐田衣野态疏。
素瓷传处四三客,尽让先生七碗馀。
先生一目盲似杜子夏,不事王侯恣潇洒。
尚留一目著花梢,铁线圈成春染惹。
春风过后发茶香,放笔横眠梦蝶床。
南船北马喧如沸,肯出城阴旧草堂。
要将胸中清苦味,吐作纸上冰霜桠。
敲门走送古梅枝,索我煎茶图子诗。
此图乃是西唐山人所作之横幅,窠石苔皴安矮屋。
石边修竹不受厄,合和茶烟上空绿。
石兄竹弟玉川居,山屐田衣野态疏。
素瓷传处四三客,尽让先生七碗馀。
先生一目盲似杜子夏,不事王侯恣潇洒。
尚留一目著花梢,铁线圈成春染惹。
春风过后发茶香,放笔横眠梦蝶床。
南船北马喧如沸,肯出城阴旧草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爱茶爱梅的隐士生活,通过煎茶、画梅的日常场景,展现了他清高淡泊的精神世界。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1. 第一部分(前四句)介绍主人公巢林先生的两大爱好:喝茶和画梅。他每天喝茶时都在画梅花,把茶中的苦涩味道转化为画纸上梅花枝干的冰霜气质。这里用"清苦味"和"冰霜桠"的对应,巧妙地把味觉和视觉联系起来。
2. 中间部分详细描写了一幅《煎茶图》的画面:矮屋、石头、竹子、茶烟缭绕,几位雅士围坐品茶。诗人用拟人手法称石头为"兄"、竹子为"弟",把茶圣陆羽(玉川子)也写进画中,营造出一个超脱尘世的文人空间。特别提到主人虽然像古人杜子夏一样一只眼睛失明,但丝毫不影响他潇洒的生活态度。
3. 最后六句写主人的日常生活状态:用独眼观察花枝作画,春风吹来茶香时就在榻上小憩。虽然外面车马喧嚣,他却始终安居在城外的草堂里。这里用"南船北马喧如沸"的尘世喧嚣,反衬出主人公"放笔横眠"的闲适自在。
全诗最动人的是塑造了一个超然物外的文人形象:他身有残疾却不以为意,生活清苦却自得其乐,在饮茶画梅中找到了精神寄托。诗人通过煎茶、梅花、草堂等意象,赞美了一种不慕荣利、坚守本真的生活态度。特别是"尚留一目著花梢"这句,既写实又充满哲理,暗示人只要保持心灵的澄明,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