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头有感二首

同郡同年总八人,七人零落一人存。
如何独立薰风里,犹怨霜花点鬓根。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得非常直白又充满感慨,像一位老人对着镜子梳头时自言自语。

前两句用数字对比制造强烈冲击:当年同乡同届的朋友共有八人,如今七人已离世,只剩自己孤零零活着。这种"同龄人纷纷离世"的处境,很多老年人都会有共鸣。

后两句的转折特别妙:明明站在温暖的夏风里(薰风指初夏的风),却还在埋怨白发(霜花)爬上鬓角。这里藏着两层心思:一是活着本该知足,但人就是贪心,总想要更多;二是用"夏风"的热闹反衬"白发"的凄凉,越强调环境美好,越显出内心的孤独。

全诗短短28个字,把老年人既庆幸活着、又害怕衰老的矛盾心理,以及面对故人离世的孤独感,都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就像我们现代人拍着毕业照感慨"当年一个班的,现在还剩几个"那种心情,只不过古人写得更含蓄有力。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