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微风拂过水面、泛起涟漪的生动画面。诗人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比喻,让抽象的自然现象变得具体可感。
第一句"初作眉头皱"把水面刚起的波纹比作人皱起的眉头,一下子让读者联想到那种微微起伏的水面。第二句"还成簟面班"更进一步,把扩散开来的波纹比作竹席上的花纹(簟就是竹席),这个比喻既形象又生活化。
后两句写微风持续吹拂的效果。"小风来不住"用拟人手法,好像风是个停不下来的调皮孩子。"织遍一池间"更是妙笔,把整个池塘比作一块被风"织"出花纹的布料,让人仿佛看到微风像织布的梭子一样,在水面上来回穿梭,织出一池细密的波纹。
全诗短短20个字,却通过层层递进的比喻,把风生水起的动态过程写得活灵活现。诗人观察入微,用最朴实的语言捕捉到了瞬间的自然之美,让读者也能感受到生活中这些容易被忽略的细小美好。这种化平凡为神奇的功力,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