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与朋友严介谿分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自嘲。
开头两句"别公犹是见公时,回望华阳黑水垂"是说:虽然现在要和您分别了,但感觉和刚见到您时一样亲切。回头望去,华阳山和黑水河仿佛也在为我们的离别而低垂哀伤。这里用山水拟人化,烘托离愁。
中间四句是作者对自己漂泊人生的感慨:"万里一身愁作客"——漂泊万里,孤身一人像无根的浮萍;"十年两逐愧临歧"——十年间两次被贬谪,面对分别时更觉惭愧;"孤臣去国名难洁"——被贬出京城的臣子,名声难以清白;"弃妇思家步易迟"——像被抛弃的妇人思念家乡,脚步都变得迟疑。这些比喻生动展现了作者仕途失意、身不由己的苦闷。
最后两句"珍重台衡尚怜惜,直庐中夜起吟诗"是感谢朋友:承蒙您(台衡指高官)还如此关心我,让我在深夜的简陋住所也能起身作诗。既表达感激,也暗含对自己处境的无奈。
全诗用"作客""弃妇"等贴切比喻,将官场失意、羁旅愁绪写得感人至深。语言看似平淡,实则字字含情,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在政治漩涡中的典型心境。
赵贞吉
(1508—1576)四川内江人,字孟静,号大洲。以博洽闻,最善王守仁学。文章雄快。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俺答薄京城,大言不可订城下之盟,当宣谕诸将,监督力战。贞吉合帝旨,立擢左谕德,监察御史,奉旨宣谕诸军。为严嵩所中伤,廷杖谪官。后累迁至户部侍郎,复忤嵩夺职。隆庆初起官,历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颇思改弦易辙,而与高拱不协,遂乞休归。卒谥文肃。有《文肃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