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峰歌
我行兮衡山,攀明月兮松间。
松之阴兮多流泉,仰连蜷兮俯潺湲。
思夫君兮峰之上,郁盘盘兮青玉嶂。
仙不还兮鹤归来,栖偃盖兮啄石苔。
炼翠茑兮采紫苓,羌服食,延长生。
悦千岁兮命无倾,遗浊秽兮莹元精。
待余兮湘浦,云路兮飙征。
松之阴兮多流泉,仰连蜷兮俯潺湲。
思夫君兮峰之上,郁盘盘兮青玉嶂。
仙不还兮鹤归来,栖偃盖兮啄石苔。
炼翠茑兮采紫苓,羌服食,延长生。
悦千岁兮命无倾,遗浊秽兮莹元精。
待余兮湘浦,云路兮飙征。
现代解析
这首《松峰歌》描绘了一个人在衡山漫步、与自然对话的奇幻场景,充满了仙气和超脱尘世的美感。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1. 画面感极强的自然描写
诗人用"攀明月""松间""流泉"等意象,像电影镜头一样带我们走进衡山的月夜:月光透过松枝洒落,山泉在脚下叮咚流淌。仰头看弯曲的松枝,低头听溪水声,短短几句就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2. 人与仙境的互动
诗中"思夫君"(思念仙人)的想象很特别——把山峰人格化成"青玉嶂"(翡翠般的屏风),说仙人虽然不归,但白鹤会回来栖息在松树上。这种将自然景物赋予生命的写法,让冷冰冰的石头都有了灵性。
3. 长生不老的浪漫幻想
提到采紫苓(灵芝)、炼翠茑(可能是炼丹),都是古代修仙的典型元素。诗人用"延长生""悦千岁"表达对永恒的向往,但不像道士说教,反而像在分享一个美丽的梦。
4. 洁净心灵的追求
最后"遗浊秽兮莹元精"(抛弃污秽,净化灵魂)点明主题:这不仅是登山赏景,更是一次精神洗礼。诗人准备在湘江边等待,乘着风云继续追寻理想,给人留下飘逸的想象空间。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动画:月光、松影、白鹤、仙人、灵芝...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一个纯净空灵的世界。诗人通过登山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表达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