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闲适的秋夜庭院景象,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
前四句写景: 兰花杜若散发着淡淡的残香,打开门扉就能感受到悠长的趣味。寒冷的雾气笼罩着村落,清澈的月亮升上林间池塘。诗人用"衰香"、"寒烟"、"清月"等意象,营造出一个清幽淡雅的秋夜氛围,虽然带着几分凉意,却格外宁静美好。
后四句抒情: 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到身心舒畅,连自己的形体存在都快要忘记了。他兴致勃勃地弹琴饮酒,将内心的愉悦寄托在音乐和诗酒之中。这里展现了典型的文人雅趣,通过艺术创作来抒发情怀。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极简的笔墨勾勒出富有意境的秋夜图 2. 将外在景物与内心感受自然融合 3. 展现了古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4. 语言清新自然,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
诗人通过这样一个平常的秋夜,传达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生活理想,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远离喧嚣的宁静与满足。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