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八首 其五

参汉虬鳞翠十寻,团团如盖散清阴。
暂抛居士齐眉杖,静抚中郎焦尾琴。
指上泉流疑涧底,林端涛泛似秋深。
怡情自具成连调,一幅希夷物外心。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诗词,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让我们来逐句分析:

第一句“参汉虬鳞翠十寻”,描绘了郁郁葱葱的自然景色。“参汉”可能指的是参天的树木,“虬鳞”则可能象征着树皮上的纹理,给人一种古老而生机勃勃的感觉。“翠十寻”则形象地展现了翠绿繁盛的景象。整体上,这句诗给读者带来一个绿色的、生机勃勃的画面。

第二句“团团如盖散清阴”,则更具体地描绘了树冠的繁茂。“团团如盖”形象地描述了树冠的圆形形状,像一把大伞一样。“散清阴”则表达了树木带来的阴凉和舒适感。

第三句“暂抛居士齐眉杖”,可以理解为诗人暂时放下手中的物品或烦恼,全心投入到眼前的自然景色中。“居士齐眉杖”可能是诗人自己的象征,代表着日常的烦恼或责任,他决定暂时放下这些,完全放松自己。

第四句“静抚中郎焦尾琴”,这里的“中郎焦尾琴”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或精神追求。诗人安静地抚摸琴,可能是在表达他对自然美景的陶醉,也可能是他在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第五句和第六句“指上泉流疑涧底,林端涛泛似秋深”,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细节。诗人可能是在描述手指轻触清泉的感觉,仿佛能触摸到泉水的流动,或是看到森林中波涛般的景象,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深沉和宁静。

最后一句“怡情自具成连调,一幅希夷物外心”,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怡情”表示愉快的心情,“成连调”可能指的是和谐的音乐或诗歌。“希夷物外心”则可能表示诗人已经完全融入到自然之中,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和喜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充满了画面感和情感,让读者能够深深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