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胜亭①

烟收雾敛翠成围,来助幽亭眼界奇。
衲子苦于山索句,棱棱瘦骨不禁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幽亭的清新画面,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写景:雾气散去后,四周青山像绿色屏风一样将亭子温柔环抱,让这座幽静的小亭拥有了开阔奇妙的视野。"翠成围"用拟人手法,让山色有了主动拥抱亭子的生命力。

后两句转入人情:一位清瘦的僧人(衲子)正为寻找诗句而愁眉不展,他那嶙峋的瘦骨仿佛承受不住诗句的重量。"棱棱瘦骨"这个形象既写实又传神,既表现僧人苦吟的专注,又暗示修行生活的清苦,最后"不禁诗"的俏皮说法,让苦吟的画面顿时生动起来。

全诗妙在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自然融合:云雾青山是天然画卷,而苦吟诗人则为这幅画注入了灵魂。特别是最后用"瘦骨"与"诗句"的重量做对比,既幽默又深刻,让人看到艺术创作虽艰辛,却充满生命张力。

陈岩

(?—1299)宋池州青阳人,字清隐,号九华山人。宋末屡举进士不第。入元,隐居不仕。尝集杜甫诗句为《凤髓集》。遍游九华山胜迹,品题诸名胜殆遍。有《九华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