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诗

季父鉴祸先,辛生识机始。
崇替非无徵,兴废要有以。
自昔沦中畿,倏焉盈百祀。
不睹南云阴,但见胡尘起。
乱极治方形,涂泰由积否。
方欲涤遗氛,矧乃秽边鄙。
眷言悼斯民,纳隍良在己。
逝将振宏罗,一麾同文轨。
时乎岂再来,河清难久俟。
骀驷安局步,骐骥志千里。
梁傅畜义心,伊相抱深耻。
赏契将谁寄,要之二三子。
无令齐晋朝,取愧邹鲁士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名为《北伐诗》,主题是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北伐收复失地的决心。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历史背景的反思
诗人开篇回顾历史,指出国家衰败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有迹可循。"胡尘起"暗示北方外族入侵的乱象,"乱极治方"则表达了对乱世后终将迎来治世的信念。

2. 责任与担当
诗中"纳隍良在己"(拯救百姓是我的责任)体现了诗人的强烈使命感。他把自己比作志在千里的骏马(骐骥),而讽刺那些安于现状的庸人(骀驷),展现出一位政治家的抱负。

3. 北伐的决心
"逝将振宏罗"以下几句是核心:诗人决心挥师北伐,统一天下(同文轨)。他用"河清难俟"(太平盛世不会自动到来)强调行动的紧迫性,号召志同道合者(二三子)共同奋斗。

4. 用典的深意
结尾提到"齐晋""邹鲁"的典故:春秋时齐晋虽强但缺乏道义,邹鲁虽小却保有文化正统。诗人以此警示:北伐不仅是武力收复,更要传承文明的正统性。

全诗既有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又充满激昂的斗志。诗人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语言铿锵有力,今日读来仍能感受到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