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并巧妙融入历史典故和禅意哲思,展现了作者对友人"韫伯"为政风流的赞赏。
前两句用"烟柳拂江""青旗映春"勾勒出柔美清新的水乡春色,为全诗定下明快基调。三四句借用韩愈在潮州驱鳄鱼、许逊(旌阳)斩蛟龙的典故,暗喻友人继承了先贤的魄力与才能,能为民除害。
五六句转入禅意——"宰官身说无边法"指友人虽为官员却通晓佛法,"欢喜禅留未了因"既呼应友人"留发头陀"的自号,又暗含他身在官场却心向禅境的洒脱。最后两句点明主旨:懂得"风流为政"真谛的人,治理百姓就像欣赏春花般自然和谐。
全诗将自然美景、历史典故、禅理哲思熔于一炉,既赞美友人兼具文士风流与官员担当的特质,也表达了"为政如赏花"的理想治理境界——不是强硬管制,而是顺应民情的从容引导。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