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生动的江边黄昏图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间烟火气。
开头两句写傍晚停船靠岸时看到的景色:江边小洲上,水草和野花红绿相间,色彩明丽。这里用"红碧"对比,让画面一下子鲜活起来。
中间四句像用镜头慢慢推进:先是一个大远景——斜阳下的江面像一匹白绸缎,秋色正浓;然后镜头拉近,看到云间落下的船帆擦过高树,炊烟外牧童横着短鞭赶牛回家。这些细节充满生活气息,又带着水墨画般的意境。
最后两句最妙:夜幕降临,渔火在村前明明灭灭,这时还有个孤独的诗人站在船头吟诗未归。这个"孤吟客"可能就是诗人自己,他在热闹渐消时独自品味这份宁静,让整幅画面顿时有了灵魂。
全诗就像一部微电影,从色彩到光影,从景物到人物,层层递进。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众人皆归我独留"的意境,在喧嚣褪去后,反而更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和诗意。
李兼
(?—791)唐陇西人。玄宗天宝中,仕为校书郎。后为州司马,累迁大州刺史。代宗大历十四年,自秘书少监兼侍御史授鄂州刺史、当州防御使。德宗建中三年,改鄂、岳、沔三州观察防御使,讨梁崇义。襄阳平,加左散骑常侍。旋又副曹王皋讨李希烈,以泾原乱,遂止。贞元元年,为江西观察使。罢省军士,收其资粮,以为月进,希固恩宠。又进六尺高银瓶。人以此少之。七年,征拜国子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