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要远行,诗人用对比和典故表达了对他的鼓励和期待。
前两句用"行路比山还险"的俗话开头,但笔锋一转说朋友却要坐船去探索远方("问天"指追求远大目标)。这里用"乘槎"(坐木筏)的典故,暗含了像探险家一样勇往直前的意思。
后两句是核心:虽然家乡也能成就事业("闻达"),但诗人用"祖生鞭"的典故(东晋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激励朋友要像古人一样奋发向前。"猛著"二字特别有力量感,像在说"抓紧鞭子使劲赶",充满催人奋进的劲头。
全诗妙在把担忧(前两句的险阻)转化为动力(后两句的激励),用"鸡鸣鞭策"这个经典意象,把"好男儿志在四方"的主题说得既豪迈又亲切。就像现在我们对朋友说:"外面闯荡不容易,但你这么优秀,一定要抓住机会拼一把!"
方逢辰
(1221—1291)宋严州淳安人,初名梦魁,字君锡,一作圣锡。方镕子。理宗淳祐十年进士第一。累官兵部侍郎,国史修撰。时宰相郑清之、贾似道擅权,逢辰力诋其非,称疾归。除吏、礼二部尚书,俱不拜。宋亡后,隐居蛟峰,授徒讲学,学者称“蛟峰先生”。元朝召之,坚辞不赴。尊崇朱熹,阐释孟子和程朱学派道德论。有《孝经解》、《易外传》、《尚书释传》、《学庸注释》、《蛟峰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