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韵四首 其四

隐几凭虚万景空,浯溪能使决(疑当作次)山穷。
于今川陇民歌处,曾是干戈霸业中。
蘋末起风香细碎,水光浮日影玲珑。
苟能适意茅檐足,何必鸳鸯碧瓦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静坐窗前,看淡世间纷争,享受自然宁静的生活态度。

前两句写诗人靠着小桌望向窗外,感觉万千景色都变得虚无缥缈。"浯溪"这个地名暗示着即使再雄伟的山川也有尽头,暗喻世间万物都有其限度。

中间四句形成鲜明对比:现在百姓安居乐业的地方,曾经是战火纷飞的战场。这里通过今昔对比,突出了和平的珍贵。接着用细腻的笔触描写微风拂过水面、阳光映照波纹的自然美景,这些日常小景反而最动人。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只要能过得舒心,茅草屋就足够了,何必追求华丽的宫殿呢?"鸳鸯碧瓦筒"指代富贵人家的建筑,诗人认为简单自在的生活比奢华的物质更重要。

全诗通过虚实相生的写法,表达了看淡名利、安于平淡的人生智慧。诗人用战地与民居的转变、自然小景的描写,最终落脚到知足常乐的生活哲学,语言朴实却意味深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