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秦和甫父联

仰德门幸托丝萝,每当弱息归宁,辄言庭有灵椿,垂荫比诸先大父;
与哲嗣少同砚席,向荷封君期许,自愧质同朽木,遗型负此老成人。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作者悼念朋友秦和甫父亲的作品,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双重情感纽带和愧疚之情。

上联从姻亲关系切入:作者说自己家族有幸与秦家联姻("托丝萝"指结亲),每当妻子回娘家("弱息归宁")总提起秦父如院中灵椿树般慈祥,其荫庇堪比自己的祖父。这里用大树比喻长辈的庇护,椿树在传统文化中象征长寿父亲,既赞美逝者德高望重,又暗含两家世代交好。

下联转写同窗情谊:作者与逝者儿子(哲嗣)曾是同学("同砚席"),曾受秦父(封君)器重,如今却惭愧自己像朽木般不成器,辜负了长辈的期望。"老成人"指德高望重的逝者,用"遗型"强调其留下的典范难以企及。

全联巧妙通过"妻子口中的慈父"和"同学眼中的严父"双视角,既表达敬仰又流露自责。最动人的是"质同朽木"的比喻,将中国人"怕辜负长辈期望"的普遍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