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赵师节故居

五亩城边宅,过门忆往年。
病抛诗社卷,贫索酒家钱。
古道能追辙,新声不改弦。
鹿门秋月色,因照德公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路过已故友人赵师节的故居时,触景生情写下的怀念之作。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清贫自守、坚守本心的文人形象。

前四句通过具体场景展开回忆:五亩大的城边宅院,如今经过时只剩追忆。当年赵师节因病无法参与诗社活动,生活拮据时甚至要赊酒钱——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他清贫却热爱诗文的生活状态。

后四句升华主题:友人始终遵循古道(传统美德),像老车沿着旧辙前行;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如同琴师不轻易改换曲调。最后以秋月映照墓地的画面作结,用鹿门山(隐士象征)和德公(东汉隐士)的典故,赞美赵师节高洁的品格就像月光般永恒清朗。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但通过"赊酒钱""不换琴弦"等生活化比喻,让读者感受到逝者安贫乐道的精神世界。最后用月光笼罩墓地的静谧画面,将哀思转化为对高尚人格的礼赞,显得含蓄而深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