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在繁华都市中的孤独与无奈,语言直白却情感深刻。
前两句"江上凉风已似秋,客中歌吹亦生愁":江上吹来的凉风让人感觉像秋天一样,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凄凉。虽然身处热闹的歌吹声中("歌吹"指歌舞音乐),作为异乡人的诗人却感到更加忧愁。这里用热闹反衬孤独,就像今天一个人在繁华商业区反而更觉寂寞一样。
后两句"金阊门外冶游子,灯火回船不自由":金阊门是苏州著名的繁华之地,"冶游子"指寻欢作乐的人。诗人看着那些在灯火中游玩的人,自己却要坐船离开,身不由己。这里的"不自由"既指行程安排的身不由己,也暗含人生际遇的无奈。
全诗通过凉风、灯火等常见意象,把现代人也能共鸣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孤独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写出了每个在外漂泊的人都体验过的瞬间:在陌生城市的灯火中,突然涌起的乡愁和身世飘零之感。这种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李流芳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