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邦达峨眉积雪

峗崒三峰拔地奇,阴崖积雪渺无涯。
是中应有高人出,玉局当年早占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峨眉山三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以及山阴处一望无际的积雪景象。诗人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隐士高人的向往。

前两句写景:陡峭的三座山峰拔地而起,气势非凡;背阴的山坡上积雪绵延,看不到边际。这里用"峗崒"形容山势险峻,"渺无涯"突出雪景的辽阔,画面感很强。

后两句抒情:诗人猜想这样的仙境中应该住着超凡脱俗的高人,而宋代文豪苏轼(号玉局)早就看中这个地方了。这里用"玉局"代指苏轼,既点出历史渊源,又暗示自己也向往这种隐居生活。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简洁的文字勾勒出震撼的雪山景象
2. 由实景自然过渡到虚写,引发对隐士生活的联想
3. 巧妙化用苏轼的典故,让诗意更有深度
4. "拔地奇"与"渺无涯"的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诗人通过雪山这个意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寄托了自己对高洁人格的追求,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