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龙眠山二十咏 其十四 椒园

椒园南山下,叠巘隐幽壑。
曲径缘古溪,高下泉声落。
悬流注石棱,缤纷挂珠络。
老梅立山烟,迎门如皓鹤。
玉树大十围,枝枝近高阁。
晨夕可来游,只须过略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于山间的椒园美景,用生动的画面感带我们走进一个宁静幽深的世外桃源。

前四句勾勒出整体环境:椒园坐落在南山脚下,层层叠叠的山峦间藏着幽深的山谷。蜿蜒的小路沿着古老的溪流延伸,高高低低的地势让泉水叮咚作响。这里用"叠巘""幽壑"等词营造出山林的深邃感,"泉声落"则让画面有了声音的灵动。

中间四句聚焦两处细节:一是山泉从棱角分明的岩石上飞泻而下,像一串串珍珠编织的帘子;二是雾气缭绕中,一棵老梅树像白鹤般伫立在门前。这里"珠络"的比喻既写出水流的晶莹剔透,又赋予其精致的美感;而将老梅比作"皓鹤",既突出其洁白挺拔,又暗含仙风道骨的气质。

最后四句转到近景:一棵十人合抱的玉树(可能指梅树或珍贵树木)枝丫几乎触到高阁,每天早晚都可以来游玩,只需走过一座小木桥。这里"大十围"的夸张手法强调树木的古茂,"略彴"(小木桥)的意象暗示这里虽幽静却不难抵达。

全诗就像一组移动的电影镜头:从远山推到溪径,定格飞泉与老梅,最后聚焦古树高阁。诗人通过视觉(山峦、梅树)、听觉(泉声)、触觉(水珠飞溅)的多重感受,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自然野趣的秘境。最妙的是结尾处"晨夕可来游"的闲适邀请,让整幅山水画突然有了人间烟火气,仿佛在说:这样的仙境并非遥不可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