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题崖山
几字愁猜,几行泪、几回拍碣。
沉灰剥、断痕残渍,崩花湔血。
无地何堪埋烈骨,有潮难以浮漂叶。
剩离魂、凄冷待谁温,呼锚铁。
山还绿,情复热。
崖对耸,悲相结。
横连天春水,云薄空阔。
峰引昆仑存玉脉,梦随旌帜应金钹。
八百年、不死是初心,题青月。
沉灰剥、断痕残渍,崩花湔血。
无地何堪埋烈骨,有潮难以浮漂叶。
剩离魂、凄冷待谁温,呼锚铁。
山还绿,情复热。
崖对耸,悲相结。
横连天春水,云薄空阔。
峰引昆仑存玉脉,梦随旌帜应金钹。
八百年、不死是初心,题青月。
现代解析
这首《满江红·题崖山》用现代语言解读,是一位爱国者在历史遗迹前的深情独白。全词以"几字愁猜"开篇,像游客摩挲着模糊的碑文,试图读懂八百年前崖山海战的悲壮。作者用"沉灰剥、断痕残渍"这些具象描写,让我们看到岁月侵蚀的石碑上,仿佛还残留着当年将士的血迹。
词中"无地埋烈骨"的痛心发问特别打动人——当年战败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竟连埋葬忠骨的土地都没有。而"有潮难浮漂叶"的比喻更显悲凉:连落叶都能随潮水漂流,烈士的英魂却无处安放。这种无处归依的痛楚,通过"呼锚铁"这个细节爆发出来,像是对着锈蚀的船锚呼喊亡魂。
下半阙笔锋一转,"山还绿,情复热"用青山依旧对比人事全非,但爱国热情永不熄灭。"峰引昆仑存玉脉"是全词最精彩的隐喻,把民族气节比作昆仑山孕育的美玉,暗示精神血脉永续传承。最后"八百年不死是初心"点明主题:时间可以冲淡血迹,但初心如明月永恒。
全词巧妙运用了"血—灰—绿—月"的色彩渐变:从血腥战场到青苔石碑,从苍翠山崖到皎洁月光,完成了从惨烈到永恒的升华。读这首词就像在触摸历史的年轮,能感受到作者对民族气节的坚守,比石碑更经得起风吹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