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林宗故宅

悲哉汉末之人士,虚名哗众世皆靡。
奸雄愤怒相角觭,溃然天下党锢起。
党禁根剔密如此,何乃网漏郭夫子。
意在大儒照物理,逆鉴祸福以行己。
才不盖人行不诡,谦损涵纳海之水。
又岂高卧安闾里,鸿飞凤举不可企。
前视乱国如覆轨,明哲大雅之所美。
有道进退能犹是,故宅莫问但遗址。
然谁敢谓李元礼,其徒器识不能尔。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东汉末年的社会乱象和一位智者郭林宗的处世之道。

开头说汉末社会风气很糟糕,人们追逐虚名、互相攀比。有权势的人争权夺利,导致"党锢之祸"(朝廷打压士人的政治事件)。奇怪的是,在这场政治清洗中,郭林宗却安然无恙。

诗人认为郭林宗能幸免是因为:1)他用大儒的智慧看清时局;2)他懂得预判祸福来指导自己的行为;3)他不炫耀才能,行为端正;4)他谦虚包容像大海一样。

郭林宗不是躲在家里不问世事,而是像高飞的鸿雁凤凰一样让人仰望。他能预见国家将乱(就像看到前面翻倒的车辙),这种明哲保身的智慧值得赞美。

最后诗人说:郭林宗的故居虽然只剩遗址,但他的处世之道依然值得学习。就连当时的名士李元礼(党锢之祸的受害者)和他的追随者,在见识和处世方面都比不上郭林宗。

全诗通过对比乱世中不同人的命运,赞美了郭林宗既能坚持原则又能保全自身的智慧,对当今社会仍有启示意义:在复杂环境中,既要坚守道德,也要懂得审时度势。

赵瞻

(1019—1090)凤翔盩厔人,字大观。仁宗庆历六年进士,授孟州司户参军。历知万泉、夏县、永昌,皆有善政。英宗时,以侍御史出通判汾州。神宗熙宁三年为开封府判官,言青苗法不便。出为陕西、永兴军路转运使,知同、陕州。哲宗时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卒谥懿简。有《春秋论》、《唐春秋》、《西山别录》、《史记牾论》等。

0